第一次做瓜瓜,配稀飯真的很讚耶!這次的瓜瓜配方,是在網路上流傳已久「史媽」的三杯醬瓜,後來在妃娟老師的部落格找到這三杯醬瓜的改良版,因為太愛吃瓜瓜了,所以兩個版本都各做了一次。先來看看原版的「三杯醬瓜」。
材料:
小黃瓜 1斤
醬汁:
醬油 1杯
白醋 1杯
糖 1杯
鹽 8克
(用量米杯即可)
1. 調醬汁
2. 小黃瓜洗淨切去頭尾,切成1公分寬備用,醬汁中小火煮滾放入小黃瓜燙一下,不用滾就撈起放涼散熱。
3. 撈起小黃瓜瀝乾,小黃瓜放涼。
4. 放涼後的小黃瓜再放回醬汁中燙一下,之後再撈起放涼,重覆三次,最後一次小黃瓜撈起後醬汁要再煮滾放涼(比較不會臭酸(台語)),等小黃瓜與醬汁全部都涼了,就可以裝瓶,放入冷藏三天。(記得瓶子不能有濕喔!)
這是三天後的瓜瓜~~脆脆的,配稀飯超開胃。
以上是史媽的原始版「三杯醬瓜」,但個人覺得有點太鹹和太酸,於是又試了妃娟老師的較不酸的改良版。
材料:
小黃瓜 1斤
醬汁:
白醋 0.6杯
米酒 0.6杯
醬油 1杯
糖 1杯
1. 調完醬汁後,小黃瓜切片約1公分寬備用。
2. 醬汁煮滾放小黃瓜略燙一下撈起(稍微上色即可, 不必等煮滾)。
3. 放涼,第一次。(放涼時我有用電風扇吹,這樣脆瓜會很脆喔!)
4. 完全涼了後再入醬汁中煮第二次,放涼。(繼續用電風扇吹涼)
5. 完全涼了後再入醬汁中煮第三次,放涼。(繼續用電風扇吹涼,連續放了三張煮完後在納涼的醬瓜,有沒有發現顏色愈來愈深呢!)
6. 待醬汁與瓜瓜完全涼後,就可以裝瓶了。(切忌一定要放涼才能裝瓶,否則熱氣會產生蒸氣,很容易酸壞。)
這是做完隔了一天的瓜瓜,因為等不及了,立馬試吃,超級霹靂無敵脆,不會太酸或太鹹,真是太愛你了,妃娟老師,每次去他的部落格總是能挖到寶。
醃了三天後的醬瓜顏色愈深,但一樣不會太鹹或太酸,真的跟外面賣的罐頭瓜一樣好吃,不不不,是又健康又好吃,而且用的是手工純釀的黑豆油喔!
剩下來的一點瓜瓜和醬汁我把它拿來做瓜仔肉,讚到爆錶,一點都沒浪費好食材。
又學會了一道超實吃醬菜,太開心了。
小提醒:
1. 瓜瓜不要切太厚,也不要煮太久,會影響脆度。
2. 醋與糖的比例最好不要相差太多,尤其若醋比糖多,其酸味就會略重些。
3. 不需用鍋蓋(在醬汁煮滾之前可以蓋一下增加鍋子熱度,能比較快滾,但在煮滾時不要鍋蓋,才能讓醋與酒精揮發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