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...上個禮拜....,舅舅從坪林帶下來一大袋的原住民小嫰薑,因為數量不算少,只好把它做成醃薑,可以延長保存的時間。
【清香醃薑】
材料:
嫰薑 1斤
鹽 1大匙
醋汁 1.5~2杯
(紫蘇葉 3-4大葉)
(桂花醬 1大匙)
紫蘇葉與桂花醬可省略,或以其它辛香料取代。
醋汁的材料與做法:
白砂糖 1/2杯
冷水 1杯
糯米醋 1/2杯
(此為1斤薑的醋量,要做多一點的話,就與薑同等量增加即可,但都建議可以多做0.5杯至1杯,以能蓋過薑為要,若不足,可以用冷開水加白砂糖取代醋汁)
1. 水加糖煮滾。
2. 放入醋後即熄火,放涼備用。
我的作法,是先煮醋汁,因為放涼需要時間,在放涼的同時可以處理薑。
煮好醋汁後,第一步,要先處理薑,剪去根,再去除薑表面的土。(若為市售的薑,因為都處理過了,基本上不需要這個步驟)
反覆的刷洗乾淨。
在做之前,要先了解一下關於嫰薑的部位,小小一塊薑,也有分較嫰和較組的部位,薑體本身因為成長期較長,一般會比後來延伸出來的薑組織較粗一點,相對的,後來長出的部位就會比較嫰。
較嫰的部位,會建議切成大塊,或整個下去醃,而薑體較粗的部位,則切薄片口感較佳。(有只售較嫰部位的薑商喔!不過好像不好找...,我個人是覺得沒必要啦!現在的薑又大又漂亮,粗一點的,就切薄片就好啦。)
所以我有些切薄片,但後來覺得麻煩.....,就連切都懶得切,整個下去泡了。(因為原住民小嫰薑不大,跟市售的不一樣啦....,體積較小,可以整個塞進容器裡)
講解完後,就趕緊來看看薑怎麼處理。
薑洗淨瀝乾,倒入鹽,蓋上蓋子來回搖晃使薑出水,靜置約3~4小時。(最後洗薑的部驟,最好用煮過的冷開水,瀝乾(丕需完全乾躁),加入鹽後,若薑的數量較多或沒有適當的容器做搖晃的動作,以手抓勻也是可以的)
這是切片的部份,做法一樣,洗淨→瀝乾→加鹽出水→靜置1小時。(加鹽→出水→瀝乾的動作,可去除薑的辛辣,省略該步驟,直接切片泡在醋水裡也是可以的)
加鹽醃了3~4小時後,用冷開水漂洗幾次,把鹽洗掉,之後瀝乾備用。(也是不需完全乾燥,或是用脫水方式脫乾即可,我是用乾的蒸布包住,綁緊,放洗衣機脫水一下,就可以了,很方便)
放涼後的醋汁。(顏色幾近透明,已沒有濃厚的醋味)
裝瓶,冷藏。(若有紫蘇葉或桂花醬,則將洗淨瀝乾的紫蘇葉切碎,與桂花醬放在上面,蓋瓶冷藏)
我用的是紫蘇梅,以前人家送的。
放在容器的最底下。
以上,完成了【清香醃薑】,放至冷藏一天後即可食用。
隔天取出,我先吃了切片的,哇~~~超好吃的 >
醋汁沒有很嗆鼻的味,大塊嫰的部份吃起來很脆,而薄片呢!有不同的口感。(但還是不能偷懶,較粗的部位還是建議切薄片,口感較好)
醃薑可以解膩,搭壽司更是讚爆了,我喜歡醃整條的,因為我喜歡把薑切成長條,直接包在壽司,但薑片比較實用,因為炎熱的夏天,在餐桌上夾一點配,很開胃。
除了醃薑,這種醋汁的作法,可適用於其它蔬菜!
如大頭菜、白蘿蔔、紅蘿蔔,可將其切薄片或絲狀或小塊狀,加點鹽略抓至軟,用冷開水漂洗一至二次瀝乾,倒入醋汁,可加點蒜末及辣椒末,至冷藏醃個一天,就是道夏天超開胃的涼伴菜!